近日,经省政府同意,省工信厅、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商务厅、文旅厅、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中国仙作”工艺美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现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仙游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技艺精湛,形成独具风格的“中国仙作”工艺流派,产业规模居全省前列,是全国中式家具重要流派之一。2023年“中国仙作”家具工艺美术产业集群产值约400亿元。为促进“中国仙作”工艺美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产品多元化、生产规范化、品质精品化、资源集约化,推动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27年,“中国仙作”家具工艺美术产业集群产值达550亿元。经深入调研和广泛征集意见,省工信厅会同省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商务厅、文旅厅、市场监管局研究制定了《若干措施》。
二、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主要包括巩固传统产业优势、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强化内外市场开拓、提升产品质量标准、加大要素保障支持等六个方面13条具体措施。
(一)巩固传统产业优势。传承历史积淀,积极创新数字传承方式,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中国仙作”数字艺术品,提升“中国仙作”非遗技艺保护程度,鼓励企业申请专利、商标注册等。支持企业在保持传统工序基础上,运用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发挥特色优势,巩固提升高端红木家具产业,推动大众化古典工艺家具品牌建设,打造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培育龙头企业,力争到2027年,培育年营业收入1亿元及以上企业80家,其中,收入10亿元及以上企业5家,5亿元至10亿元企业10家,1亿元至5亿元企业65家。壮大产业集群,培育做大工艺小件、天然香、油画等配套产业,打造“中国仙作+”特色产业带。对新认定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按规定给予奖励。提升集群先进制造水平,推进企业“智改数转”,实现设备数控化、操作智能化、流程数字化。推动融合发展,加大“中国仙作”企业与旅游、家居、酒店、茶叶等跨界融合力度,支持企业建设“中国仙作”文化观光工厂、体验工厂,申报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三)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提升设计水平,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对列入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名单的,分别依法依规予以资金奖励。支持行业协会、国内知名院校、专业设计机构和工艺美术企业等举办世界中式古典家具等创新设计大赛,提高从业人员的工艺设计水平。发展柔性化制造,打造适合年轻消费群体的爆款产品,满足小批量、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升级工艺水平,对引进先进机械装备实施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的,依法依规享受技改项目设备补助、融资贴息等政策。对促成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国家级、省级技术转移机构以及购买重大科技成果并实现产业化的企业,依法依规给予资金补助。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审美观念,开发新中式、融合式产品,提高大众市场占有率。提升用户体验,支持企业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精准推送产品信息。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提供线上、线下沉浸式互动。与时尚品牌、设计师合作,通过线上与线下联动,虚拟与现实互动。
(四)强化内外市场开拓。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加强“中国仙作”区域品牌运营推广,分类培育“中国仙作·工艺家具”“中国仙作·天然香”“中国仙作·工艺品”等子品牌。鼓励工艺美术行业协(学)会组织工艺美术企业、大师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展销推介活动,开拓合作交流渠道。积极拓宽销售渠道,鼓励市场化举办红博会、香博会等品牌展会。支持与国内知名拍卖机构合作,定期举办“中国仙作”工艺家具精品拍卖专场。鼓励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孵化网红品牌,培养带货主播,培育直播产业新集群。
(五)推动产品质量提升。鼓励建设国家级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提升福建省木雕古典家具产品质检中心水平。支持实施全国红木制品数字化登记及质量溯源工程项目,开展市场化评估鉴定。鼓励行业协会、重点企业主导或参与红木工艺家具、天然香等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制修订。
(六)加大要素保障支持。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各级各部门加强资金统筹保障,用好用足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科技创新、内外市场开拓、产业融合发展、品质标准提升等。持续推广“大师贷”“巧匠贷”“红木原料仓储质押贷”,提升企业信用贷款占比,提高抵押物贷款比率。发挥“金服云”、“信易贷”平台等融资对接平台优势。支持“中国仙作”工艺美术企业立足发展规划,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强化人才供给,引进和培养一批设计、工艺、营销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加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对“中国仙作”人才的定向培养。支持整合现有职业教育办学资源,加快推进莆田职业技术学院(暂名)筹建工作,开设工艺美术相关专业课程,着重培养研发设计、雕刻等专业技能人才。
三、政策适用年限
《若干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