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下称《办法》),为便于理解《办法》,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有哪些重要意义?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定位在县域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是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载体,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导产业聚焦、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高效、治理服务完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二、制定《办法》的背景是什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立足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确立制造业差异化定位,推动制造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各地根据产业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围绕产业链培育一批产业定位聚焦、配套设施齐全、运营管理规范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将县城为重要载体,“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导县域产业集中集聚发展。
当前,大部分省(区、市)制定了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推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培育认定的块状经济产业集群示范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特色小镇等已超过600个,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但是,调研也发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仍普遍存在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质量效益不明显、发展环境不完善、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协作与协同创新能力不高、国际合作水平偏低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我们制定出台了《办法》。
三、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重点培育方向是什么?
四、哪些集群可以申报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申报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应为县级区划范围内的集群,需先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第二批起)。集群企业近三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质量和环境污染等事故,无重大及以上网络安全事件和数据安全事件,无偷税漏税、违法违规、严重失信和其他重大问题的行为。
同时,集群还需具有显著的发展成效,主要包括: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主导产业定位明确且优势特色明显,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成效显著;产业链供应链协作高效,具备产业链关键环节高水平配套能力;协同创新能力较强,协同创新机制和创新平台建设较为完善,创新成果丰富,有效提升主导产品竞争力;数字化转型效果明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集群数字化管理和企业数字化发展成效显现;绿色化发展水平较高,能效和水效优于行业基准值;积极开展多元化对外开放合作,成效显著;集群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完备,治理效能和服务效果突出等。
五、如何申报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需经过哪些环节?
集群所在地的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提交申报材料。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对集群申报进行受理、初审和实地抽查,在符合认定标准的基础上,择优推荐至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专家对集群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择优形成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拟认定名单。经公示无异议的认定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户网站公布。
六、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的有效期多长?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认定有效期是三年。有效期内,集群应按要求每年报送上一年度工作情况。认定有效期满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复核工作,复核通过的有效期延长三年。如发现集群企业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质量和环境污染等事故,重大及以上网络安全事件和数据安全事件,以及偷税漏税、违法违规、严重失信和其他重大问题的行为,将撤销其认定。
七、如何做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促进工作?
集群促进工作坚持“申报自愿、公开透明、以评促建、持续提升、跟踪监测、动态调整”的原则。认定不是目的,通过认定工作促进集群高质量发展,通过动态管理实现久久为功,从而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才是此项工作的目标。地方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统筹推进集群培育。
二是系统开展集群管理。
三是切实做好经验宣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