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储能大会新闻发布会
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10月18日10时,召开2023世界储能大会新闻发布会。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施惠财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本网对相关内容进行转载。
- 嘉 宾:省工信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施惠财
- 主 持 人:主持人
-
主持人
今天发布会邀请到宁德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李彦,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法旺,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施惠财,将介绍2023世界储能大会主要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2023世界储能大会将于11月8日至10日在福建宁德举办。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宁德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李彦先生,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法旺先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施惠财先生,他们将向大家介绍2023世界储能大会主要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
施惠财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包括储能在内的锂电产业发展。近年来,我省多措并举,大力推进“电动福建”建设,锂电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在产业规模、龙头企业、创新研发、产业体系、产业生态等方面形成突出优势。 -
施惠财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2年,全省锂电池产业营业收入3386亿元,增长84.1%,已形成以宁德市、厦门市为重点区域的锂电产业集群。宁德市动力电池集群是福建省唯一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依托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建成投产和在建锂电池产能合计330GWh,已形成“材料—工艺—设备—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BMS)—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拆解—材料循环再生”的锂电全产业链。厦门市以厦门时代、中创新航、海辰储能为龙头,建成投产和在建产能270GWh,锂电产业覆盖电芯、配套模组、电池包、正极材料等环节,厦钨新能源的高倍率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
施惠财
二是龙头企业引领突出。宁德时代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和储能电池系统供应商。动力电池方面,2022年宁德时代省内动力电池出货量208GWh,国内市场占有率48%,全球市场占有率37%,出货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位。储能电池方面,宁德时代实施全方位布局,形成储能全场景解决方案,2022年省内储能电池出货量58GWh,储能电池产量、市场占有率均居全球第一。 -
施惠财
三是研发创新领跑全球。福建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及可持续研发能力,建成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宁德时代21C实验室、新能源科技研究院等高能级、高水平研发平台,研发人员超过2万人。2022年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已申请境内外专利21600多项,授权境内外专利8580多项。宁德市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在推动我国动力电池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施惠财
四是产业链不断完善。福建已汇聚锂电新能源产业上下游一大批企业,覆盖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及电池结构件、原材料、包材等配套材料和智能装备领域,形成上下游贯通、产业间协同、多业态融合的产业生态。一批涉及锂电制造前段、中段、后段的生产装备制造及智能物流装备制造企业迅速发展,储能系统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一定规模。 -
施惠财
五是新业态引领示范。开展共享储能,以电网为枢纽,对电源侧储能、电网侧储能和用户侧储能进行全网优化配置,创新新能源市场运营模式,有效提升电网系统新能源消纳能力。晋江100MWh级储能电站与宁德时代微网项目入选首批国家科技创新(储能)试点项目。国网时代福建吉瓦级霞浦储能项目,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电网侧独立站房式电化学储能电站。推进“光储充检”充电站建设,在全国率先发布“光储充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指南,全省已建成“光储充检”充电站11座。 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与宁德市政府、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一起,全力以赴抓好筹备工作落实,办好2023世界储能大会。 -
主持人
感谢施惠财先生的介绍与发布。 接下来,欢迎记者朋友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举手示意,应邀提问时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现场答问现在开始。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锂电新能源产业已发展成为福建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请问福建省是通过哪些措施培育壮大锂电新能源产业的? -
施惠财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近年来,我省锂电新能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含储能电池)生产基地。我省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支持。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电动福建”建设,先后出台三轮“电动福建”政策措施,出台加快推动锂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有力促进锂电产业加快发展。 -
施惠财
二是延伸扩展产业链条。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全面梳理锂电产业链缺失环节,绘制产业“招商地图”,大力实施精准招商,引进落地锂电新能源上下游企业200多家,促进产业链延伸拓展。推动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与厦门、泉州电子信息产业,福州、厦门、龙岩汽车、船舶产业,南平、三明氟化工产业联动发展。我省以“立足福建、服务长江、面向全国”为目标,充分发挥动力电池产业、船舶工业和江湖河海应用场景优势,推进电动船舶发展,落地电动船舶示范项目11型53艘,初步形成电动船舶产业链。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将我省列为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先行先试地区、闽江列为示范应用流域。工信部与我省签署加快电动船舶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支持我省打造电动船舶特色产业基地。 -
施惠财
三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省级成立由省领导牵头的锂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工作专班,加强全省锂电产业发展统筹布局和规划引导。宁德市等设区市成立由市领导为链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专班,协调推进锂电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开展省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工科青年专业人才认定,支持引进锂电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建成全国首个专门为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服务的宁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累计帮助锂电相关企业申请国内外专利1.5万多件,制定修订国内外标准128项,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2年内达到6500多件,数量居全国领先、全省第一。宁德市入选工信部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
主持人
感谢施惠财先生的回答 -
中国日报(记者)
“光储充检”充电站建设是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目前福建省在推进“光储充检”充电站建设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
施惠财
谢谢您的提问。我省将“光储充检”一体化充电站建设作为拓展储能应用发展,促进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今年3月我省率先在全国出台《福建省“光储充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指南(试行)》,明确“光储充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审批流程、安全规范、运营维护等方面内容。6月,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通知,从完善空间布局、规范主体准入、创新投资模式、加快标准制定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光储充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省工信厅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电动福建”建设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对配置储能电池系统额定容量达800千瓦时以上,充电桩数量和单枪输出功率符合要求的“光储充检”一体化示范站给予一次性补助。目前,我省已建成“光储充检”一体化示范站11座,在建11座,规划建设超过900座。我省推进“光储充检”充电站建设的做法得到了工信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已建成的“光储充检”充电一体站点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光伏发电量累计近20万度电,充电量590多万度电,为新能源汽车充电车次近27万次。 -
施惠财
与传统充电设施相比,“光储充检”一体充电站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实现超级快充,并可缓解电网负担。单枪最高充电功率达180kW(普通充电桩15kW-80kW),最快7分钟可补充约200公里续航里程。 二是利用储能实现“削峰填谷”。电动汽车快充所需的电力可直接从储能电池取电,避免因快充对区域电网带来的波动冲击。储能系统可将电网中低谷时段的电能转移到峰值时段使用,经济社会效益良好。 三是实现边充电边给电池“体检”。对电动汽车电池绝缘、容量保持率、直流内阻、充电电压误差等30多项指标逐一检查,向车主推送电池检查报告、风险预警及电池保养建议。 四是实现清洁能源利用。通过储能电池接入微网,将光伏发电优先储存到储能电池中,电网负载需要用电时候,优先从储能电池放电给汽车充电。通过配套储能系统,可实现对电力容量的增容扩大,节省运营商成本。 -
主持人
感谢施惠财先生的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