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印发《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来源:投资和规划处 时间:2008-06-11 09:33

各设区市经贸委(经委、经发局),省直有关部门,各省属集团(控股)公司,各省行业技术开发基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闽委发〔2006〕21号),我委组织编制了《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十一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贯彻执行。

二OO七年十一月十九日

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十一五”规划

  加强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举措。围绕“十一五”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编制具有宏观导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十一五”规划》,对于我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工业总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创新型省份具有重大意义和积极作用。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其若干配套政策、《福建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任务和要求,结合我省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技术创新现状

  (一)“十五”期间技术创新成效

  “十五”以来,我省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成效明显。2005年,福建省科技进步综合水平居全国第11位。

  1、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05年底,我省共有10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包括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其中“十五”期间新建66家,比“九五”期间增加了32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5个,比2000年增加了15个;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省级科研中试基地13个。2005年,全省城镇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96.16万人,“十五”期间增加了11.11万人,年均增长3.0%;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和从事R&D活动人员分别为8.25万人和3.39万人,比2004年分别增长6.7%和17.3%。

  2、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以福州、厦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的闽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带规模进一步扩大,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建成了福州、厦门2个国家级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闽东南电子与信息产业基地和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莆田液晶显示产业基地经科技部批准启动建设。建立了省电机行业技术开发基地、模具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省农副产品保鲜技术开发基地、省陶瓷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省纺织面料技术开发基地等六个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断发展,全省已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22个,孵化基地面积22万多平方米,生产力促进中心81个,其中国家级示范中心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各类技术贸易机构1327家。产学研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了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

  3、产品科技含量稳步提高,名牌产品数量快速增加。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研发项目,成功开发了高速路由器、通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其产品,并推向市场;新研制出系列石材加工数字装备、智能串簇压路机、拉链计算机仿真系统、数控铣床等一批独具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在新一代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网络与通信终端设备、数字化电子音像产品、软件及应用系统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等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总量由2000年的590.1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720.96亿元;全年进出口额128.3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78.84亿美元。2005年,新增国家名牌产品33个,比上年增长87.7%,共计62个;新增国家免检产品57个,比上年增长67.9%,共计141个,国家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数量均居全国第5位;省名牌产品比上年增长25.7%,共计695个。

  4、专利数量不断增加。省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的设立和《福建省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的管理办法》的出台,促进了专利事业的发展。2005年,全省专利申请和授权数分别为9460件和5147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6.2%和8.2%;授权的发明专利达242件,增幅超过50%。到2005年底,全省专利申请累计达6.08万件,专利授权累计3.74万件。全省2005年专利申请数居全国第11位,专利授权数居第8位。

  5、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工业企业用于以装备为主的技术引进费用逐年上升,2005年福建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用于技术引进费用达8.03亿元,比2004年增长25.3%;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原值达3838.4亿元。我省的装备制造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技术基础和规模的装备制造业体系。2005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2713.74亿元,占我省工业总产值的33.38%;上交利税206.48亿元,占全省工业利税的28.08%。“十五”期间,福建省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3.82%,而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0.92%,远高于工业的增长速度。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我省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

  6、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电子及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2005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55.6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4.6%。技术含量较高的重工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明显提高。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重工业分别为1034.15亿元和1240.25亿元,重工业比重达54.53%,比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二)存在问题

  与发展要求比,我省技术创新还存在不少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企业主体地位不突出,技术对外依存度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级技工短缺,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大中型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面向中小企业创新服务薄弱,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全省大中型企业多数没有研发机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面窄,企业作为投入、研发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地位还不够突出。福建企业多数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对外技术依存度高。

  2、技术创新投入不足。2005年全省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0.8%,全省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仅有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的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的比例是1:0.16,远低于国际1:2的水平。

  3、技术创新机制和环境建设不够完善。制度创新滞后,技术创新投入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尚不完善;产学研联合开发的有效机制尚不健全,科技资源得不到充分整合和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还未真正形成,缺乏针对企业需求的研究计划,在共用技术的开发与转移上,缺乏完整有效的实施体系。支持技术创新的投融资环境没有得到显著改善,风险投资、创业基金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的中介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的氛围比较淡薄,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尚需大力营造。

  二、技术创新指导思想、目标与任务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或地区实现发展的重要途径,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或地区战略。美国、欧盟、韩国、印度等国都大幅增加R&D经费投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的发展目标,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自主创新已上升为国策,正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十一五”是我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时期。面对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加强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把技术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建设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我省第十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所提出的发展目标、提升我省综合竞争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必然选择。

  (一)指导思想

  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决策,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强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加强集成创新为重点,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加强产学研有机结合,实施知识产权和品牌战略,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为发展产业集群、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增强我省综合竞争力和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  

  ——企业主体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原则。把市场作为技术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受益主体,改变主体错位的局面,提高技术创新资源的市场配置能力,促进技术创新综合效益的提升。

  ——政府引导与产学研相结合原则。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引导和协调力度,着力化解产学研结合中的瓶颈问题,协调创新资源的整合、集成,促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的形成。

  ——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原则。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有效结合,科学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把技术引进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突出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原则。深化改革,以制度创新作为技术创新的支撑和保证。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技术创新自身发展规律的新体制和新机制,消除技术创新的制度障碍,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的活力,优化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原则。围绕主导产业优先、关键共性技术优先、突出技术和产品创新的主线,选择能体现我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有市场潜力与产业带动作用、有跨越式发展机遇的重要技术,精心组织,集中科技资源,重点攻关突破,力争实现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我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产业技术开发体系、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主导产品;在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支柱产业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及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的集成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得到完善,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

  ——企业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不断突破。建立以200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认定20家)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以产学研联合机制、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和区域性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的产业技术开发体系,到2010年,重点实施100项示范性技术创新项目、100项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开发1000项省级新产品;健全以行业性、区域性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技术开发基地、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等)和“6.18”长效机制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达40个。

  ——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达到30%以上。

  ——技术与装备水平不断提高。80%的主要传统工业生产技术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10%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制造业主要技术装备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3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主要生产设备技术水平达国际水平,50%达国内先进水平。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5%。

  ——R&D经费不断增长。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费占当年年销售收入的比重要达到2%以上,凡被认定为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试点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不得低于5%。

  ——区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保持全国前9位,支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能力大大增强。

  三、技术创新重点

  (一)产业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重点

  根据我省各产业技术水平和优势及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与产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十一五”各产业技术创新的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要坚持以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模式,努力在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奠定基础。同时,要通过技术改造,加快重点技术创新成果扩散,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

  1、机械

  (1)技术开发:重点开发关键零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汽车整车制造关键技术;工程机械制造关键技术;船舶制造关键技术;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关键技术;MW级风力发电成套设备设计制造技术;农业机械关键技术;轻纺、石化、建材等专业机械制造关键技术;高效节能内燃机制造技术;近终型加工技术;先进铸造锻压技术。

  (2)产品开发:重点开发轿车、大中轻型客车关键零部件,汽车电子产品;工程机械传动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及高可靠性的零部件;船用电机电器、电线电缆、通讯导航设备、阀、泵等关键配套件;机床精密零部件;电力半导体器件及变频整流装置;智能型开关柜、真空断路器,新型节能变压器;风力发电机组、低噪声、智能化柴油发电机组;220KV以上超高压电缆;通信和光纤电缆、特种漆包线;新型传感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高档次的大客车,城市用低噪音、低底盘公交车,环保节能燃油汽车,重型卡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气汽车;高效、高可靠性、节能、环保型装载机;高性能、智能型叉车,大型集装箱叉车;高冲击能量智能型压实机械,智能型平地机,路面刨切机,高等级路面维修养护成套设备;机电液一体化液压挖掘机;大型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700-2600TEU集装箱货船,4900CAR汽车滚装船,VLCC大型油船,高技术、高性能的海洋工程船,豪华客船;适合我省特殊地理条件的高效、多用途农用运输作业机械,包括水稻工厂化育秧及机械栽插设备,精细整地、精少量播种、精量施肥的农机具,保护性耕作和播种的复式作业机具,粮食、粮种的精选、干燥及仓储设备,大中型饲料加工成套设备,节能、节水灌溉设备等;冷藏保鲜、速冻保存和特种农产品的加工装备;无梭织机,数字化针织、提花梳棉设备和经编机,年产60万吨以上的新型PTA成套设备;超细纤维高速高效卷绕设备;数字化制鞋成套设备及关键设备,多列、高效制袋-充填-封口包装机械,数控宽幅高速成套瓦楞纸板箱加工设备,纸浆模餐具加工机械,全自动连续式液体真空包装机械;精密塑料加工和成型机械;子午线轮胎液压硫化机和群控液压硫化机系列产品;精密大型注塑机;高效、数控石材加工机械,薄板、异型石材加工机械,长寿命石材加工刀具和磨料;大吨位自动陶瓷压砖机,多色布料机,新型粉碎干燥设备,自动化节能窑炉;大型高效节能卧式回转窑成套设备;非粘土制砖成套设备;优质浮法玻璃生产技术、装备;铜锌物料冶炼分离设备;满足欧Ⅲ、欧Ⅳ排放和节能的各种柴油机、汽油机、混合动力发动机,各种新型内燃机配套附件及元件;先进铸造机械装备;高性能轴承;高压高可靠液压元件;海洋监测与勘探装备。

  2、电子信息

  (1)技术开发:重点开发信息元器件与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基于IPV6的下一代网络技术;基于LINUX平台的应用系统开发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化、智能化关键技术;单晶硅与多晶硅生产及硅提纯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及测试技术;新型元器件制造技术;新型显示器的设计、生产工艺及模块制造技术;现代信息服务关键技术;软件关键技术等。

  (2)产品开发:重点开发下一代网络计算机、高速宽带接入设备、微波射频与移动通讯设备以及高分辨率平板显示器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新一代片状微型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和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等新型电子元器件以及IC芯片;网络电视、网络游戏、网络计算等服务的设备和系统;以软件、信息系统为主的计算机软硬件产品;以光有源与光无源器件、光通信设备为主的光电子、光通信产品;数字视听产品;大规模集成电路装备;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工模具;医疗电子产品;金融电子设备制造及系统;无线局域网设备;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系统。

  3、化工

  (1)技术开发:重点开发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高分子复合材料专用树脂及相关助剂开发应用技术;合成树脂、合成纤维生产关键技术;超细化添加剂和相关环保性精细化工助剂开发应用研究技术;新型催化及合成技术;高效分离技术;膜分离、提纯技术;生物化工技术;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专用化技术;计算机化工应用技术。

  (2)产品开发:重点开发含氟精细化学品;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及农药新剂型;高浓度复合肥、复混肥和生物肥料及植物专用元素生态肥料;新型高效、无污染催化剂;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造纸助剂、塑料助剂等各类助剂;医药中间体;表面活性剂;电子化学品,化工信息材料等新领域精细化学品;专用精细化学品和膜材料;有机硅、有机氟及高性能无机氟化工产品;新型染料及其中间体;新型环保型助剂等纺织专用化学品;高等级子午线轮胎及配套专用材料。

  4、纺织

  (1)技术开发:重点开发纺织新材料及先进加工技术;生态纺织品和节能环保加工技术;纺织信息化和快速反应技术;涂料染色新技术;转移印花新技术。加强对高档、功能性纺织服装用及装饰用面料制造、染整、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先进纺织机械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

  (2)产品开发:重点开发碳纤维、超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水溶性聚酯,纤维及非纤维用新型聚脂;差别化、功能化化学纤维、高技术纤维,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要求的特种天然纤维,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新型纤维;可再生、能生物降解纤维非织造布,农用非制造布;采用多种纤维开发混纺、包芯、包缠的特性纱线及交织、并织的高档特性面料,精梳、高支、紧密纺纯棉产品和工业特殊用纱等新品种;绿色环保、生态保健等功能的高附加值服装;高档地毯、抽纱、刺绣产品;高性能轻型纺织建筑材料;新型医用防护材料;智能纺织品。

  5、轻工

  (1)技术开发:塑料:重点开发塑料产品成型工艺过程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应用研究技术。制鞋:新型高分子复合鞋材专用料、环境友好型鞋用材料和功能助剂开发应用技术;新型鞋用胶粘剂开发与应用研究技术;先进鞋机、鞋模装备应用开发技术;制鞋成型工艺过程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应用研究技术。食品:现代高效分离技术;清洁生产技术;食品生物工程技术;新型热力杀菌技术;非热力加工技术;无菌冷罐装技术;高效节能干燥技术;连续冷冻干燥技术;特征远红外与微波干燥技术;悬浮干燥技术;超低温冻结技术;高效节能速冻技术;快速检测技术;微生物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检测预警技术;智能分级技术;快速预冷技术;综合保鲜技术。林业:林纸一体化建设基础性技术;深度脱木素蒸煮技术;造纸生产线监测和自控技术;造纸工业清洁生产技术;造纸工业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高附加值特种纸制造技术。其他:检测技术标准、方法应用研究技术等。

  (2)产品开发:重点开发新型农用塑料、包装塑料、建筑塑料、汽车用工程塑料、工业配套塑料日用塑料、医用塑料、生物可降解塑料、电器绝缘复合包装材料;超细化添加剂和相关环保型精细化工助剂;电机电器智能化节能材料;新型高分子符合鞋用材料新型鞋材、鞋面革、无污染胶粘剂等鞋革制品;新型鞋用胶粘剂;轻质、高弹、耐磨、耐候、防滑、多功能、个性化、功能化休闲、旅游、运动鞋;先进鞋机、鞋模制造成套装备;果蔬、海洋功能食品;天然香料、合成香料等食品添加剂;新型、生态型(易降解、易回收、可复用)包装材料;高新、数字印刷技术及高清晰度制版系统;高技术绿色电池产品;特种纸浆;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的各类纸制品和新型纸基复合包装材料;非金属制品模具;节能型电动自动行车。

  6、建材

  (1)技术开发:重点开发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和安全平板玻璃深加工、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技术;特种陶瓷材料应用技术。

  (2)产品开发:重点开发新型干法水泥、特种水泥、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以加气混凝土砌块、保温小型混凝土砌块、高强度轻质墙板等为重点的新型墙体材料;以新型塑料管材及管件、环保型建筑涂料、防水材料为重点的新型化学建材;轻型、薄型陶瓷砖,节水卫生陶瓷洁具,高品质多花色陶瓷砖,具有抗菌、自洁、吸声等功能性陶瓷砖;优质五金水暖配件;优质墓碑石、石雕制品、异型石材、大理石和花岗石大板、薄板、复合板,仿古仿欧式建筑高档石材。

  7、冶金

  (1)技术开发:重点开发炉外精炼技术;高精度高速连轧技术;融熔还原、生物提取冶金技术;物理法硅提纯技术。

  (2)产品开发:重点开发低合金钢、合金钢、高强度钢、特殊用钢新品种;冷轧硅钢片;稀土材料、金属功能材料、新型耐火材料及高纯硅材料;贮能材料;高纯金属和高精度金属箔;高速线材;高精铜板、带、箔、管材;高精度高档次铝板带箔材;新型断面结构和表面处理的工业和建筑用铝型材;钨、钼金属的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高性能磁性材料、超细粉体材料、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新型选矿设备。

  8、生物技术及医药

  (1)技术开发:重点开发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现代发酵工程技术;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纯化及利用技术;微生物筛选技术;新型给药系统技术;创制药物、现代中药、中药材人工种植(繁殖)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生物医学材料技术;新型医疗器械制造技术;新型合成药物技术;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及安全配套生产技术。

  (2)产品开发:重点开发新型疫苗和联合疫苗基因治疗药物、医疗生物诊断芯片;药物制剂新剂型;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及新中成药;新型医疗精密诊断及治疗设备和仪器;新型体外诊断试剂;化学合成手性药物;新抗生素;新型免疫抑制剂;抗癌、抗病毒药物;关键医药中间体;早期诊断医疗仪器设备;医学信息技术及远程医疗中适用于个人、家庭、社区诊所及医院的信息服务系统及便携式分析、监护、诊断及预防治疗仪器;新的功能性食品;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及制品。

  9、新材料

  (1)技术开发:重点开发大尺寸高功率晶体材料生长及外延技术;高效耦合的LD泵浦模块技术;系统集成全固态激光器关键技术;激光显示技术;基于纳米结构的材料设计与制造技术;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与再生循环技术;天然高分子材料高值化利用技术;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材料改性技术,特种材料加工技术。

  (2)产品开发:重点开发光电子材料;新型特种陶瓷材料;SiC纤维;微波介质陶瓷及元器件;高性能纳米材料;无机纳米及功能性材料;纳米吸附材料;先进陶瓷刃具纳米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新型药用包装材料;人工晶体;稀土材料及光敏、气敏、热敏等功能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及低成本化、新型塑料合金;生物质木塑复合材料;高性能专用树脂;绿色建筑材料;环保包装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膜材料及组件;表面涂、镀层材料。

  10、光机电一体化

  (1)技术开发:重点开发嵌入式智能控制技术;多轴联动数控加工技术;智能化、节能型电机电器研究设计技术;现代科学仪器设备制造技术。

  (2)产品开发:重点开发高精度的车、铣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多轴联动数控机床;高精度、高速度、多轴联动、开放式数控系统,高性能伺服电机,数控动力刀架,立卧转换或摆动主轴头;智能化电器;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激光加工技术及成套设备;智能运输系统(ITS); CAD/CAM/CAE及仿真模拟系统的应用,柔性制造系统等先进装备;集成化智能化高效电机;交通、电力等重大工程的自动化监控、管理集成系统;光谱分析仪器,色谱分析仪器,电化学分析仪器,材料性能测试仪器,医学研究仪器。

  11、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1)技术开发:重点开发生态设计技术、绿色再制造工程技术;能量系统优化集成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节能、节水等重大关键技术;海水、苦咸水利用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水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环境监测技术;清洁生产与低排放技术;先进能源技术;太阳能光伏技术;风能、太阳能、海洋潮汐能利用及发电关键技术。

  (2)产品开发:环保产品:烟气处理设备;高效的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设备;清洁生产装备;农村饮用水除氟、除砷装置;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与设备、便携式监测仪器等。先进能源产品:重点开发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海洋潮汐能等利用设备;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燃料电池、生物能电池、太阳能光电产品;太阳能光伏产品。建筑节能产品:重点开发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节能门窗以及建筑节能设备;高效节能、长寿命的半导体照明材料与产品。

  (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重点

  1、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发展壮大现有企业技术中心,大力支持基础条件好的企业技术中心升级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继续推动其他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特别要在《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三大主导产业、有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重点培育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中,继续支持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增强企业研究开发实力。鼓励高等院校、其他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以多种形式进入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技术中心,鼓励专业对口的独立技术开发机构及科技力量进入企业和企业集团。鼓励和支持小型企业按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以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加强自身创新能力建设。到2010年,大中型企业和主要高科技企业基本上都要拥有自己的技术中心,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基本确立。

  2、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

  按照加强自主创新的要求,以传统支柱产业的改造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重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重要技术标准制定为重点,以重点骨干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形成若干个产学研战略联盟,并给予优先支持。以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区域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等产业集群中的技术联盟企业为主体,配合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重大专项和创新平台建设项目,采用竞争机制,组织产学研联合开展重大项目的集成创新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三)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

  1、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把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根据三大主导产业、有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重点培育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产业集群对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等方面的需求,采取政府引导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市场化运作、开放式服务,在中小企业比较集中和具有产业集聚优势的地区,依托有关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科技中介机构,重点建立一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形成系统完善的产业技术服务链,提供以技术开发为主,以技术推广、设备共用、产品检测、管理咨询、人员培训等为辅的多方面的服务。

  重点建设:建设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检测服务的光伏产业检测服务中心;依托省机械科学研究院建设为全省机械生产企业提供产业开发设计等技术服务的联合设计中心;依托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为全省制鞋企业提供检测服务的鞋业检测中心;联合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技术开发基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仪器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建立仪器设备共用服务中心。

  2、产业集群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加快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重点建设产业集群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以省重点发展的专业镇、产业园区(基地)或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产业集群信息技术服务平台,支持发展各类专业化科技信息服务组织,构筑信息服务网络,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产品研发、检测和质量认证、信息技术支持、教育和培训、销售网络、电子商务等服务。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大中小企业间的分工协作体系,实行供应链管理,提升产业集群内企业信息化水平以及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四、推进技术创新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1、建立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技术创新投入新体系。通过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金融信贷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技术创新投入体系。

  2、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利用各种政策工具,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投入的主体。

  3、实施一批重点专项,加大政府技术创新引导性投入。围绕“十一五”技术创新重点,实施技术创新重点专项。加强专项的整合与提升,继续组织实施好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专项、省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等技术创新专项,增设自主创新专项等,吸引和凝聚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人才,推动项目、技术创新资源、人才的有机结合。设立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和建立重点技术研究与开发补助金制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稳步增加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二)强化政策支持

  1、落实并完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用足用好用活国家现有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在相应权限内,完善我省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为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特别要用好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抵扣、加速研发仪器设备折旧等激励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中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但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采取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政策。

  2、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和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对重大技术创新专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项目等提供贷款,给予重点支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出口,提供融资支持。引导商业金融支持自主创新,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与产业化。改善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服务,对创新活力强的予以重点扶持。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事业,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风险投资企业。

  3、落实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必须优先购买列入财政部确认的自主创新目录的产品。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方法,给予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贯彻落实本国货物认定制度和购买外国产品审核制度,采购外国产品时,坚持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或消化吸收核心技术的原则,优先购买向我转让技术的产品。

  (三)强化技术支撑与服务体系建设

  1、整合资源,加强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创新资源的共享,促进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以及科技文献等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举办技术中心,共建研究院、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或其他形式的技术基础设施。加强产学研结合的载体建设,结合产学研项目,扶持典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办好产学研合作网上合作洽谈系统,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活动,推动产学研联合的深入开展。

  2、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办好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和福建省技术创新信息网等重要技术中介服务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技术的利用与扩散。充分发挥福建省技术创新促进会、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各类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支持专利代理机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评估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与各类创新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鼓励民营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团体建立各种技术中介服务机构。

  (四)大力培养和引进技术创新人才

  1、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实施省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在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科技领域,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改善我省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

  2、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建立完善企业分配和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吸引科技人才,允许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推进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吸引优秀博士到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支持企业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学生实习培训基地。制定和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和海外科技人才来闽工作和为国服务计划,打破阻碍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闽工作的各种限制。

  3、建立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建立符合科技人才规律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开发、使用和推广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表彰和奖励。进一步贯彻落实技术要素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的政策,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鼓励企业探索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吸引科学家和工程师到企业创新创业,不断壮大技术创新队伍。促进形成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的市场机制,创造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的宽松的市场环境,实现创新人才的市场价值。

  (五)培育创新型企业  

  1、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贯彻落实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三部委“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的精神,结合《福建省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方案》的实施,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以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载体,围绕我省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引导大中型企业制定和完善自主创新的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整合技术资源,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加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加快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采用。协调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分工协作,建立和发展企业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企业间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的创新链,中小企业通过参与大企业专业分工和协作生产,获得大企业的技术扩散和转移。

  2、加大对创新型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推动力度。组织好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促进其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提升。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引进技术、设备的信息动态发布,减少盲目、重复引进。强化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引进技术、设备量多面广的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制鞋、纺织等行业中,对引进的关键性、基础性技术设备和重点产品,加强按产品大类制定专项规划,组织产学研的技术力量联合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六)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推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成为知识创新中的中坚力量。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和知识优势,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使之成为我省产业技术的源泉、自主创新的依托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创新产学研机制,围绕我省的主导产业,支持重点领域形成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引导高校科研人员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前沿技术研发能力,加强与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密切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推动有条件的科研机构成为面向行业的技术创新中心。

  (七)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1、鼓励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流转顺畅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研究制定有利于形成知识产权的有关政策,加大省专利专项资助资金支持力度,推进专利示范企业建设工程。积极支持企业创造自主知识产权,重点支持以形成重大发明专利为目标的项目,特别是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培育和发展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把自主研发形成的专利技术,实施对外专利许可或专利权转让,扶持专利技术产业化。积极推动企业向国外申请专利。支持企业、社团自主制定和参与制定国际技术标准。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推进《福建省专利保护条例》的实施,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尊重知识、崇尚科学、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2、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倡导创新文化,在科技界形成求真务实、诚实公正、协作开放的精神;在企业界倡导崇尚创新、敢冒风险、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全社会培养变革意识和宽容失败的氛围,为技术创新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多形式、多媒介地加大对技术创新的宣传力度,增强正面宣传引导效果,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意识。

  (八)加强统筹协调与考核评估工作

  1、建立统筹协调机构。成立统筹协调机构,加强政府对技术创新工作的领导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大对技术创新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2、建立技术创新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省技术创新的协调机制、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的统筹机制、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协调机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协调机制、技术创新专项协调机制,加强对技术创新各类平台建设的组织协调。

  3、加强对技术创新工作的考核评估。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行业(或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的统计评估,定期公布评估结果。完善各类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办法。制定并实施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奖励办法,激励和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