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出台方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24-06-07 10:08

  日前,《漳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实施方案》印发,提出深入实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标准提升衔接、拓展优势产品供给等五大行动,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推动更多高质量耐用消费品进入居民生活,进一步释放投资和消费潜力,大幅提高经济循环发展质量和水平,更好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全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方案明确,到2027年全市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75%;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超过30%,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实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行动 

  推动工业设备更新升级。加快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进重点用能行业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培育产业数字赋能新模式。

  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实施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环卫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住宅电梯、供水、供气等为重点,分类推进城镇更新改造。

  推动交通运输设备更新换代。推进城市公共交通领域车辆新能源化替代,至2027年底全市所有公交车辆全部实现新能源化运营;加快淘汰老旧营运类柴油货车,推动老旧船舶更新改造。

  推动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加大老旧农机淘汰力度,到2027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覆盖率达到100%;推广应用新型农业机械,到2027年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8%;促进种养设备、食用菌设施、渔业设施、仓储物流设施等更新,推动现代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建设。

  提升教育和科研设备水平。配齐配足学科教学仪器设备,支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加快先进科研技术设备更新置换,优化科研条件资源配置。

  提升医疗设备水平。推进医疗装备更新改造,积极推进漳州市前沿医疗装备的技术科研与应用;推动智慧医疗建设应用,建立健全“一人一档”健康档案,拓展“大数据+大卫生+医疗健康”数字化应用场景。

  提升文旅设备水平。推进索道缆车、游乐设备、演艺设备、广电设备等文旅设备更新提升;推进文旅数智赋能建设,推动全市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网络有效覆盖。

  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 

  开展汽车以旧换新行动。落实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行动,引导车主在国家统一的汽车以旧换新申领平台申请报废更新补贴。依法依规淘汰老旧汽车。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发动新能源汽车经销商积极参与以旧换新活动,叠加购车优惠让利;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开展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行动。开展以家电等消费为重点的家居惠民专项行动,发放家电购新补贴;开展“乐购漳州”一月一主题促消费活动,加大对绿色智能家电促消费的支持力度,全面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

  开展家装消费品换新行动。支持家装换新,引导企业提供更多高品质、个性化、定制化家装产品,打造旧房装修和局部改造样板间,推出价格实惠的产品和服务套餐;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推动中心城区住房“以旧换新”,支持住房“以小换大”“以旧换新”。

  实施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行动 

  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体系。完善废旧物资交投点、中转站、分拣中心三级回收体系,加快推动生活垃圾清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创新废旧产品设备回收模式,支持耐用消费品生产、销售企业建设逆向物流体系,推广“以车代库”流动回收。

  完善二手商品流通交易体系。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推行小型非营运二手车交易登记跨市通办;支持二手商品交易规范化发展,推动二手商品交易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交易平台、销售者、消费者等信用信息共享。

  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再制造和梯次利用,鼓励对具备条件的废旧生产设备进行再制造,推动再制造产业上下游之间有机耦合;提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规划布局一批废钢铁、废橡胶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利用产业集群,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稳步有序发展生物质液体燃料,加强稀贵金属提取技术研发应用。

  实施标准提升衔接行动 

  配合完善能耗、排放、技术标准。推动重点用能企业持续降低用能产品能耗和碳排放强度。

  强化产品技术标准提升。持续开展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引导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核心产品技术创新,助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供给。引导相关单位参与制修订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标准,完善材料和零部件绿色设计标准,探索构建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化信息平台。

  实施拓展优势产品供给行动 

  加快先进装备推广应用。聚焦行业设备更新改造需求,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培育一批优秀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推进优势产品提质扩容。鼓励优势产品生产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发展纯电动等新能源路线,提高整车生产能力;推进新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新型储能在源网荷储、基础建设、产业转型、民生服务、家居生活等方面应用。

  促进“漳州制造”质量品牌对接。鼓励企业分行业领域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活动;引导机械、电子、汽车、食品等重点行业企业建立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