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来源:三明日报 时间:2024-06-17 17:58

  6月16日,永安市川龙纺织有限公司智慧纺纱车间内一片繁忙,工人们正聚精会神地进行着挡车巡回检查、设备维保等工作,全流程智能化纺纱成套装备运行平稳。

  近年来,川龙纺织积极融入数字化创新大潮,新建的慧纺云全流程纺纱优化平台已投入使用,减少了基层管理人员、操作用工9人,纺纱效率提高了1.2%,年增产108吨。同时,细纱自动停喂功能年可减少风箱花54吨,风机模块使用在细纱机上节电预计可达25%以上,助企实现降本增效。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我市一方面紧盯钢铁与装备制造、竹木、纺织、新型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推进企业机器换工、设备换新、生产换线,做实降本、提质、增效文章;另一方面采用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一企一策”扶持现有企业增资、扩产、上市,推动重点行业兼并重组,加快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三明市纺织企业“超航母”车间一角 

  科技引领强动力 

  三明市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钢铁产能置换高炉、中大棒工程、智能制造等20个项目年内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旭源纺织25万锭智能化高品质紧密纺纱项目等纺织类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加大对企业创新力度的支持,推荐翔丰华等11家单位申报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5家企业争取纳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数字赋能激活力 

  三明市发布三明市工业互联网平台(第二版),促成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三明分院落地,开展“千员万企”数字化专项诊断,完成智能诊断56家次,累计提供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37个。建立数字化转型项目储备库,推进三钢智能制造、海西重汽5G智慧工厂等37个总投资41亿元的数字化项目建设,完成项目投资17亿元。发挥闽光云商钢铁行业省级供应链平台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企业拓展电子交易、供应链金融、云仓储等业务,重点推进海西重汽工艺电子化、机科院海西分院STS等一批数字化产业项目建设。  

  绿色发展聚合力 

  三明市制定并落实钢铁、建材、化工、有色金属等四个重点行业碳达峰方案,强化工业节能检查与节能诊断“双驱动”,组建绿色节能诊断专家库,开展节能绿色诊断服务15场次,推荐9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工业节能改造项目。加强企业用能监管,序时完成省市节能监察任务,10个重点工业项目通过省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新增3家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企业端建设,全市102家重点用能企业实现全面联网。加大绿色制造工程创建力度,持续推进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全面夯实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