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海上绿色动能风潮涌
来源:闽东日报 时间:2024-10-28 16:19

  深秋,地处宁德三都澳白基湾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海风徐来,渔排上的风机叶片缓缓转动,光伏板熠熠生辉。如今,在这片养殖基地,听不到发动机马达声、闻不到汽油味。

  “这是新能源给这里带来的变化。全省首创的‘风光充储用’一体化项目投运后,我们渔排用上了风电和光伏发电,用电功率从柴油发电机的10千瓦增加到了100千瓦,环保又给力。”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海上养殖负责人宋向国介绍。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践,在海上渔排、海岛多地建设“风、光、储、充、用”微电网示范项目,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电需求,服务“电动宁德”建设,为宁德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绿能。

  渔排用上了新能源 

  

  三都澳海上漂浮式微电网

  宁德依山傍海,海域面积4.45万平方公里,海上渔排养殖发达,全市共有养殖户近3万户。宁德三都澳是中国1.84万公里黄金海岸线的中点,拥有全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形成了上万亩养殖区。

  海上电力紧缺,用电不便,长期困扰着当地渔民。以前约30%的近岸养殖户通过从岸边拉电缆方式进行供电,成本高、安全隐患大;约50%的养殖户使用太阳能方式用电,但储电的铅酸电池寿命短,存在电池随意丢弃污染环境的情况;剩余20%的养殖户则为柴油机发电或无电的情况。此外,海上渔排的非标辅助渔船、饵料搅拌机大多以柴油机作为动力,不但运营成本高、噪音大,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宋向国说:“三种方式我都试过,但还是问题很多,要么电缆被渔船螺旋桨打坏了,要么就是柴油机用油成本高,用太阳能发电还必须是晴天。”

  为了实现海上渔排不间断供电、绿色用电,国网宁德供电公司联合宁德市环三售电有限公司探索建设“风光充储用”一体化项目,并结合电动船舶替代,推动清洁能源走进“海上田园”。

  2021年6月3日,经过一个月试运行,“风光充储用”一体化项目在宁德三都澳白基湾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内正式投运。

  该项目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数字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于一体,适合多种多能互补场景应用,可实时监测各能源子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源网荷储优化协调控制、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和优化管控,实现海上渔排不间断供电。

  渔排上有两种风力发电机,其中5台垂直轴的发电机随着微风缓缓转动,1台有着长长叶片的水平轴风机因风小而静止不动。海面上还布置了全省首个漂浮式光伏电站,由8列共128块光伏发电板组成。“加上渔排会议室的屋顶电站,光伏设备平均每天可发电165千瓦时,风机每天可发电近5千瓦时。多出来的电则存储起来,雨天或无风也有电。”该项目负责人陈思伟说。

  宋向国说:“渔排上,生活办公用电一年大概需要4000千瓦时至5000千瓦时,富余出来的5万多千瓦时电,可以满足生产用电需要。”

  微电网助力电动船舶起航 

  

  海上电动船舶充电设施

  “风光储”的供电方式,不仅推动清洁能源走进“海上田园”,保障了海上养殖项目的可靠用电,结合电动船舶替代,还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以前我们用的是柴油,噪音很大,也会污染,现在我们都用充电桩给电动船舶充电,同样行程,柴油机花20多元,电动船只要五六元。”福建闽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候桂介绍,电动船舶具有环保、节能、低噪声、成本低等优势,前年基地有了第一艘电动船,同时,还安装了两个充电桩,现在开电动船出行非常方便。

  “我们公司在长屿海域有50亩养殖基地,主要繁育和养殖鲈鱼。”陈候桂说,饲料搅拌机离不开电,育苗场需要24小时供氧,更是少不了电。停电半小时就会造成鱼苗缺氧死亡,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失。

  陈候桂所在的养殖基地内,也建设有一套“风、光、储、充、用”微电网,一个漂浮式光伏电站,还有储能柜。陈候桂说:“基地早期由海底电缆供电,遇上台风天供电不稳定,只能依靠备用发电机发电。现在,供电公司建设了光伏电站,基地用上了光伏电,用不完的电还能储存起来。储能柜里有7组电池,可以储存100千瓦时的电,再也不担心停电了。”

  国网宁德供电助力企业发展,企业促进电网发展。在“海上宁德”和船舶电动化的实践中,双方都为人类水上新能源事业添砖加瓦。

  微电网赋能“海上宁德”建设 

  三都澳海上渔排现代化养殖更加绿色、生态、安全,大黄鱼产量、质量以及渔民人均收入均大幅提高。

  好生态带来好效益,借势再发力,渔旅融合,渔民吃起休闲渔业的“旅游饭”。霞浦七星渔排、福鼎佳阳“海之梦”、福安宁海村“蓝海渔歌”等一批渔旅融合示范点崛起海上,八方游客纷至沓来,畅享蔚蓝。

  “我们村借助海上微电网契机,走渔旅结合道路,整合宁海村多彩渔村,渔产品、渔文化资源,推出了有吸引力的‘蓝海渔歌’渔旅融合项目,增加了村集体的经济收入。”福安宁海村党支部书记龚先亮说。

  国网宁德供电公司持续推动新型电力系统、“配-微电网+储能”融合发展,通过加快开展海上渔排“风、光、储、充、用”技术应用试点,结合电动船舶替代,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截至目前,宁德三都澳、霞浦七星、福鼎闽威实业、福鼎海之梦等中心渔排养殖区域共完成288.49千瓦光伏系统、11千瓦风力发电机组、5套储能及控制管理系统、一套淡水系统和9台双枪直流快充桩建设,单台充电桩一次可满足2艘电动船舶同时充电,每艘电动船舶每年预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吨。用户可在电气化的基础上每年降低柴油成本支出2万元至5万元。此外,还可大量发展电动船舶和渔排绞料机电动化,实现海上5G基站、海上营业厅、海上气象站等接驳运行。

  “躬耕”万顷碧波,“放牧”蔚蓝家园。电力赋能新蓝海,放眼当下闽东海域,新时代海洋牧场的壮阔图景正徐徐展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