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3%。
总体上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上半年宏观政策显效发力,主要指标总体改善、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形”显恢复之态,“势”有向好支撑,“恢复向好”成为解读上半年经济数据的高频热词。
5.5%的增幅,有哪些看点?什么地方在恢复,哪些态势在向好?今天,记者和你解读这份成绩单,盘点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含金量,展望下半年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翻开半年报,第一产业增加值30416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0682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331937亿元,增长6.4%。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朱启贵用“可喜”二字概括这一组数据:“第一产业形势稳定,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明显改善。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经济整体恢复向好,运行呈现复苏态势。”
今年夏收时节,我国小麦主产区遭遇“烂场雨”,但夏粮生产再获丰收。朱启贵认为,全国夏粮总产量14613万吨,产量居历史第二高位,畜牧业平稳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不小的贡献,也为来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产业中, 被誉为工业‘新三样’的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与数字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说,尤其是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54.5%、35%、34.1%,成为中国制造业细分领域的三大支柱。
值得关注的是,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6月份,航空运输、邮政快递、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继“五一”、端午旅游高峰之后,暑期来临,各大景区持续爆满;多地餐馆生意红火,影院票房再创新高。据灯塔专业版统计,截至7月16日,暑期档票房已超87亿元,刷新暑期档上半程票房纪录。一幕幕热闹的场面和一个个跃动的数据,展现出中国消费的巨大活力。
“三驾马车”贡献比重有变化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今年上半年,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有所变化。
——消费潜力加速释放。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9.29亿,同比增长63.9%;今年全国电影票房已超300亿元。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8%、13.9%,对整个制造业投资拉动效果明显。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5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跨境电商在“买全球、卖全球”方面的优势和潜力继续释放,进出口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
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
上半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作为经济先行指标之一的金融数据回升比较明显。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从总量看,流动性合理充裕,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从结构看,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针对房地产市场压力,金融管理部门近日将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金融十六条”中两项有适用期限的政策,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底。专家认为,这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对房企存量融资展期,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
与此同时,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加大稳增长力度。中国银行研究院报告认为,金融政策要“总量+结构+监管”三重发力,促进内生动力增强和社会预期改善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关注外需减弱对外贸企业的冲击,稳楼市政策要重在持续稳预期、化风险等。
总的来看,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但也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
正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所说,尽管面临压力和挑战,但随着就业改善、居民收入增加、内需拉动逐步增强、供给结构优化调整、新动能成长壮大,经济将稳步恢复,发展质量将继续提升,“完全有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