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科技创新分论坛:以产业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时间:2024-04-09 11:07

  4月2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024赛迪论坛在京举办,同期举办产业科技创新分论坛。论坛以“创新引领、产业先行”为主题,探讨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创新引领产业持续进步。

 

  我国正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动力,也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产业科技创新正处于从加速追赶转向原创引领、从全球创新跟随者转向全球创新引领者的重要关口期,加快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刻不容缓。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书记胡国栋指出,关于产业科技创新,要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理事长,东北亚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胥和平表示,我国正在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在发展战略上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在着力点打造上要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产业、形成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在赛道培育上要聚焦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开拓新领域新赛道。

  “全面深化产业创新,一是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二是强化创新体系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构创新链、培育产业创新生态、加强区域创新协同;三是加快推进产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全球性产业;四是开拓新领域新赛道,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胥和平说。

  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成为竞争焦点 

  全球科技创新正进入高度活跃的密集期,技术体系的竞赛和产业生态的竞争成为焦点。

  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于欣丽在演讲中强调了标准在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在她看来,标准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高级表现形式,是连接技术创新成果与产业应用推广的桥梁和纽带。“科技创新离不开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中隐含着许多先进技术以及技术发展的趋势,对科技创新来说是无偿的技术引进。创新会成就一个企业,而标准则成就一个产业。通过标准的制定,以标准优势巩固技术优势,以标准领跑带动企业和产业领跑,从某种意义上说,标准是产业发展成熟度的‘晴雨表’,更是创新链价值链活跃程度的‘信号灯’。”于欣丽称。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由于我国不同经济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以及产业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必须基于所在地区、所在行业的产业基础和产业潜能。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党委书记季卫兵强调,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近年来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经验,也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孕育壮大未来产业的重要方法论,必将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浙江省经信厅总工程师李永伟分享了未来产业培育的浙江路径。他介绍说,浙江大力推进“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积极培育“新星”产业群和未来产业先导区,以培育发展未来型产业集群的“确定性”,将“不确定”的未来技术和产品加快转化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服务链“五链融合”,构建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标准与产业发展副总裁祁峰认为,企业参与科技创新面对市场、产业、技术、生态、人才等五大关键要素与挑战。当内部交易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企业会走向扩张,反之,企业会走向收缩。标准是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推动数智化技术创新应用的重要支撑。华为一直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的标准制定工作,致力于推动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智力成果推动科技创新快速发展 

  论坛同步发布《制造业创新指数报告》《2023年新能源汽车人才发展报告》以及《低空经济发展报告》三项重要研究成果。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科技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郭雯在解读《制造业创新指数报告》时表示,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准确研判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水平,对于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制造业创新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制造业创新总指数逐年增长。2013-2022年制造业创新指数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其中,制造业创新协同指数这项一级指标年均增速达到18.5%,对制造业创新总指数拉动最为明显。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王昊强调,人才已成为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引领的关键力量。据《2023年新能源汽车人才发展报告》统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32%,国资车企人才需求以设计、制造为主,民企一线工人岗位需求大造车新势力销售岗位占比高,整车生产依赖工艺工程师,新能源车企对“三电”研发人才需求大,CATIA、AutoCAD成为汽车行业“必杀技”,车载软件研发岗对编程能力要求高。

  无线电管理研究所空天信息研究室副主任周钰哲介绍道,低空经济产业是指各类低空航空器在飞行活动中所关联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低空运载装备、空地基础设施、空域管理设备及系统等,具有成长性高、产业链条长、融合性强、辐射面广等特点,典型应用场景包括空中游览、低空物流、城市公共治理等,广泛融合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数字经济和信息消费等新业态,辐射军用、警用、民用等领域和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行业。当前,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已上升为国家经济工作重点,未来将向更便捷、绿色、智能、高效、安全的趋势发展。

  在圆桌会议环节,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罗文杉、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业晶、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颜琰、鹏博士集团副总裁孙向东及工体元宇宙GTVerse创始人CEO葛颀等就如何理解产业科技创新、政企如何合力推动产业科技创新、产业科技创新在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等议题进行探讨交流。他们一致认为,要加强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共同构建开放、共享、协同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推动产业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