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报道】福建日报:实力更强 结构更优 转型更实——这五年,福建工业与信息化发展成绩斐然
来源:本网 时间:2017-10-24 08:45
【福建日报】2017年10月15日 

 

 

 

实力更强 结构更优 转型更实
——这五年,福建工业与信息化发展成绩斐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经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省第十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全省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超过40%,逐步形成较为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做出积极贡献。

    【政策推动】

    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过去五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持续低迷,但福建工业经济依旧稳中有升,这离不开我省持续精准施策,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2011年以来,我省每年出台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从企业增产增效、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市场开拓、融资服务、减轻负担、正向激励等方面支持工业增长,这些政策每年约可拉动全省工业增长2个百分点。今年1—8月份,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7931.8亿元,增长7.8%,增速居全国东部地区第二位;工业投资5673.8亿元,增长19.3%;技改投资3510.9亿元,增长24.2%,稳增长政策同样功不可没。

    资金短缺是各类工业企业的普遍难题。全省经信系统精准推动产融合作,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产融合作机制,先后举办各类政银企对接活动113场,帮助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2084亿元。在此基础上,还不断强化融资性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类金融机构监管与作用发挥,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应急周转金作用,为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全力帮助企业缓解融资困难。

    精准调度是抓好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对规上工业产值占70%、用电占70%、财政收入占70%的行业、区域和企业进行重点分析,开展企业“好中差”情况综合研判,运行分析调度的质量水平持续提升。2016年,全省产值超百亿元龙头企业达39家,比2012年增加11家;省级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对全省规模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38.2%。

    此外,我省还通过举办全省工业博览会,建设网上工业品博览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品推介,支持组建泛家居、汽车产业联盟等,推动产品互采互购、上下游协作配套,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越是面临发展困难,工业发展越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五年来,我省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上也下足了功夫,取得显著成效。

    聚焦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税费负担较重、物流、人力、融资等要素成本较高等问题,我省出台一系列降本减负政策。2016年来,我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近1000亿元。

    去产能方面,我省坚定不移推进落实,去年我省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十三五”钢铁去产能目标任务的193%,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煤炭去产能也完成国家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63%。

    降杠杆方面,出台了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引导企业直接融资,今年7月末,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2.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

    为减少审批环节,优化企业服务,我省还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三集中”改革,实行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投资项目并联审批,“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项目提高到88%,有效帮助企业提高办事效率。

    精准施策让企业增强了发展信心,也巩固了工业经济企稳向好的根基。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17262户,比2012年增加了1929户,增长12.6%;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1017亿元,比2012年增加3206亿元,2012—2016年年均增长11.3%;规上企业利润总额2643亿元,比2012年增加620亿元,规模居全国第7位,增速居全国第4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124亿元,比2012年增加12917亿元,规模居全国第8位,年均增长10.1%。

    【项目带动】

     构筑产业发展新格局

    今年5月,我省集成电路产业龙头项目——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厦门)有限公司顺利导入28纳米制程并量产,其产品良率高达94%,已成为大陆技术水平最先进、产品良率最高的12英寸晶圆厂。

    联芯集成电路制造项目总投资62亿美元,是海峡两岸合资建设的第一座12英寸晶圆厂,也是我省目前投资金额最大的单体项目。这一项目填补了我省集成电路领域没有高端产品的空白。目前,联芯公司月产能为6000片,预计今年年底月产能可达1.6万片。随着联芯28纳米制程工艺顺利量产,更多电子信息类产品将跳动起“厦门芯”。

    如果说厦门联芯项目是颗明珠,那么近年来一批体量重、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犹如耀眼的大珠小珠,相继落户福建——

    2015年仲秋,京东方投资300亿元,新建8.5代面板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填补了我省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空白,并带来超80亿元的配套项目投资,有望助力当地形成体量巨大的产业集群。

    在人们眼中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宁德,因为时代新能源项目正成为高技术产业“重镇”。总投资超100亿元的时代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建筑工程日前开建,计划建成锂离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线32条,达产产能320亿千瓦时。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弯道超车。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和厦门金龙旅行车公司新能源汽车产量居全国前列;福建云度新能源汽车设计推出的两款新能源乘用车即将投放市场。到2020年,我省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产值有望突破1800亿元……

    加快布局一批优质的重大产业项目,促进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福建工业转型的主攻方向。为此,全省经信系统建立健全了“全系统、全覆盖、全过程”抓项目工作机制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挂钩联系服务制度,对工业重点项目开展季度工作督查,进行分级管理、实时跟踪、全程服务,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与此同时,围绕“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省市县三级联动,定向、定点开展“一把手”招商、龙头招商、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每年度都举办民企产业项目洽谈会, 2013年以来累计对接民营企业合同项目5829项,计划投资33356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3851项、计划投资17545亿元。对接项目已落地开工4681项,开工率达81.3%;已建成投产(投入运行)项目2033项,总投资额25525亿元。京东方、厦门联芯、泉州晋华、宁德时代等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由此促成。

    我省还持续发力技改,促存量提升。五年来,先后实施多轮技改专项行动,不断完善技改奖励办法,实施正向激励政策,设立运作首期80亿元省级技改基金,持续推进省重点技改项目建设,2012年来,省级财政累计下达省级技改资金约18亿元,累计实施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3930项,总投资1.2万亿元,有力促进企业降本减负、提质增效。

    与此同时,全省经信系统突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填平补齐,建立产业分析推进机制,组织实施机械、电子、石化等12个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重点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2012—2016年规上工业中高技术企业年均增长11.8%,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5.1%;新兴产业加速规模化,2012—2016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15%,占全省GDP比重从7.5%提高到1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规模翻番,年均增长19.6%,规模居全国第八位;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9个,比2010年增加8个。

    【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激发新动能

    日前,工信部正式发布了《2017年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名单》,泉工股份以“泉工智能装备云服务平台”服务于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成功入选“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名单。

    泉工智能装备云服务平台是利用云技术、数据协议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技术,实现在线监测、远程升级、远程故障预测与诊断、装备健康状态评价等功能的智能服务平台。平台上线后,泉工股份客户约一半报修通过这一平台处理,平均故障解决时间由15天缩短为8天,整体售后服务效率提高40%以上,售后维护成本节约50%以上,进而大幅带动了公司的产品销售。

    这也顺应了当前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潮流。去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发展服务型制造产业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6000万元鼓励支持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和发展服务型制造,如今我省大中型企业中约有70%企业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 近1/4企业已实施或正在实施主辅分离,已形成了龙马环卫、九牧厨卫、雪人股份等一批抢占细分行业制高点的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信息消费等新业态新产业方兴未艾,我省成为全国四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之一,建成全国首个物联网开放实验室,2016年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信息消费突破4000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发新技术、催生新模式、拓展新业态是推动福建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归根到底,就是向“创新”二字要动力。“当前,工业增长动力正由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换。我们以创建国家创新型省份为总领,将创新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最强动能。”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我省出台一系列措施,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力。如出台《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实施办法》,全省统筹13.96亿元,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给予分段补助、增量奖励;在全国工信领域率先采取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方式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等。数据显示,2012—2016年企业(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超过13.8%,比全国平均高2.6个百分点,占GDP比重比2012年提高0.21个百分点。

    为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智能制造专项政策,泉州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我省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专项、试点示范项目数量居全国前列;围绕生态省建设,探索开展节能量交易、用能权交易试点,大力发展绿色制造,2013—2016年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2.1%,以年均0.13%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10.3%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深入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我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指数均居全国第七位。

    当前,我省创新能力在全国居中等偏上水平,全省工业企业中开展创新活动的达44.1%,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7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2家、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45家,分别比2012年增加10家、9家和10家,形成时代新能源、瑞芯微、星网锐捷等一批行业创新龙头企业。

    数据显示,福建制造加速向福建创造迈进,我省现有工业和软件品牌1522项,34个福建品牌入围201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工业产品中技术达到国际水平的有43种,市场占有率排名全国前三的产品93种;厦航、福耀和九牧公司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实现我省中国质量奖(含提名奖)零的突破……而这些,都是创新结出的硕果。

    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能接续转换,福建工业正以更坚实、更自信的姿态,迈出实力更强、结构更优、转型更实的新步子。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