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
2023年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紧围绕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推动“四领一促”工作,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六大行动”,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各领域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凝心铸魂
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续加强
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
面对一项项党建“考题”,市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带动全市兴起新思想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落实的热潮。
主题教育期间,结合开展“悟思想、扬斗志、解难题、立新功”活动,市委常委班子带头举办读书班、开展交流研讨、深入基层宣传宣讲,带动全市基层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红新e家”等,“线上+线下”开展集中学习4.23万(场)次、专题研讨3.18万次、覆盖74.43万人次,有效推动学习内容全涵盖、学习对象全覆盖、学习责任全链条。
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全市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开展“六个我”特色实践活动,创新推行“侨乡枫桥”解纷工作法,引导党员干部宣传宣讲在一线、把脉问诊在一线、整改整治在一线、推动发展在一线,全市化解“治重化积”信访积案565件,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7276个,为群众办实事3.8万件。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市级层面出台政策性文件66项,制定制度机制485项。
主题教育没有“完成时”。为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4月19日市委印发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实施方案》,细化4个方面19条措施,引导党员干部持续在深化、内化、转化上用功发力,为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眼下,在市委的精心部署和示范引领下,各级党组织正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逐章逐条、联系实际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切实增强遵规守纪的自觉。
为了让党纪学习教育有“三明味道”,我市深挖朱子文化、客家文化、家风家训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基因,编印本土学习教材、警示教育片,各级党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96次、举办读书班93期、专题宣讲362场次、交流研讨6380次,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全市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汇聚了力量。
统筹推进
匠心绘制乡村振兴新图景
退伍军人、退休干部、经商精英……在三明大地,越来越多有品行、有业绩、有情怀的三明籍人才返乡,进入村两委班子,造福桑梓。
为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一线集聚,我市持续深化“人才回引”,制定出台9条支持措施,累计回引1100多名在外优秀人才返乡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和乡村振兴指导员,引进培育750多名“新农人”“新知青”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同时,完善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指导员、金融助理员等作用发挥机制,组织开展优化调整驻村力量全面评估,统筹谋划第七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工作,着力发挥选派力量最大效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一年多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强化党建引领,走好具有老区苏区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到乡村一线就有关问题“解剖麻雀”、探访良策,推动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22条“干货”措施。打好学历提升、导师帮带、业务轮训“组合拳”,县乡逐级开展“头雁比武、村村竞赛”活动420余场次,村干部推动乡村振兴的能力素质有效提升。
——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展薄弱村“消薄”行动,总结推广设立村财发展基金、实行增收奖励制度等实招硬招,推动县乡党委书记领办村财增收项目,各县设立5300万元专项发展基金,支持鼓励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强村公司694个。用好新一轮扶持新型村级集体经济资金,指导120个村结合“跨村联建”,捆绑实施油茶种植、冷链物流、乡村文旅等16个联村产业发展项目。
——推动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实行“党群协同、积分激励”文明共创机制,推动1737个村党组织,全部将乡村风貌管控、农房规划建设等纳入村规民约;在三分之二以上的村,由党组织主导推广“文明积分”“红黑榜”,持续开展“天价彩礼”等专项整治,有力推动乡风文明向上向善。
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创新机制
城市基层治理扎实推进
永安市燕北街道江滨社区积极创新“党建轮值制”红色品牌,探索“党建+枫桥经验”微治理方式,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这是我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之路的生动缩影。
一年多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结合深化近邻党建工作,大力实施城市基层党建赋能增效行动,着力在严密组织体系、推动力量下沉、创新工作机制、引导居民参与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共创共享。
强化党建引领城市网格管理。把党建、政法综治、城管、信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全市共划分片区网格1211个、微网格6745个,组建950个片区网格党组织,有效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网格、街巷、楼栋等治理单元延伸。盘活利用物业用房、闲置房屋、架空层、公共用地等场所,在小区(网格)设立584个“近邻之家”党群服务站,为党员群众提供综合治理、协商议事、涉老涉幼、文体康养、补给休息等“一站式”服务。
深化物业党建联建。实施“红领管家”工程,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集中组建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70个、业主委员会党组织69个。全面推行党组织引领下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和“小区呼叫、联动处置”机制,依托“明心通”市域治理平台,累计解决物业收费纠纷、生活垃圾处置等问题2607个。
搭建居民群众协商共治载体。全面推广“近邻恳谈会”制度,推动邻里事、邻里议、邻里定、邻里办,去年来全市共召开恳谈会2.3万余场,共商共办老旧小区改造、增设文体设施等群众关心关注事项8.1万余件。发展近邻文化,开展“一社区一载体”行动,由社区、网格党组织或共建单位领办,因地制宜开展邻里文化节等活动2065多场次,有效营造党群连心、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的“近邻文化”生态圈。
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强基固本
党建工作基础不断夯实
今年初,市科技局机关党支部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五星”党支部,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争先创优的内生动力,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优势。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年多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各项工作,着力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开展党支部“评星定级”活动。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分领域修订党支部考评细则,明确星级党组织创建标准,市县两级分层级评定“五星”党支部394个、“四星”党支部1652个,分别给予集中授牌、经费奖补。对“无星”、“一星”的97个村党支部,纳入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实施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改造升级,推动基层党支部整体建强。
抓实党员队伍建设。推行发展党员优秀农村青年跟踪带培制和“两企三新”领域积分制,发展农村青年、“两企三新”、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党员1901名,党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深入贯彻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建立市级示范调训、县级重点培训、基层党组织兜底轮训机制,去年来市级层面举办16期培训示范班,示范带动县级举办119期、乡级举办1063期培训班,培训党员11.9万余人次。
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深化全省流动党员管理试点工作,依托沙县小吃产业、商会协会等,组建驻外党组织133个,4000余名流动党员有效纳入党组织管理。探索农村进城党员“城乡共管 村社联动”模式,推动各县(市、区)组建城区流动党员联合党委,并集中打造流动党员“红色驿站”37个,把进城党员就地管起来、就近用起来。
统筹抓好各领域党建工作。在机关,开展“四联四促”活动,推动931个市县机关党组织帮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等实事1941件,4.4万名在职党员进社区参与治理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诉求、项目建设问题2006个。在中小学校,推动全市94.25%的中小学校完成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2所学校入选省级新时代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示范校。在公立医院,全市12家总医院(医联体)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97%的党支部书记由科室负责人担任。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迈步新征程,三明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心聚力、实干担当,持续推深做实党建引领的各项工作,奋力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立新业、建新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