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学生上网较多,哪些诈骗方式容易让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如何识别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日前,市公安局和市教育局联合致信全市广大学生和家长,提醒大家注意识别诈骗类型,谨防受骗。
信中称,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各类诈骗手法层出不穷,犯罪分子常常利用假期学生及家长放松警惕的时机,针对学生社会阅历不足、法治观念不深的特点,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甚至威逼利诱学生沦为电诈犯罪的“帮凶”。
学生易受骗案件常见类型主要有7种:
刷单返利诈骗: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任何要求先垫资的刷单都是诈骗;
免费领取游戏皮肤诈骗:请勿轻信网络上发布的免费领取游戏皮肤(装备)的广告,因为诈骗分子通常以受害人未成年导致公司账户被冻结、不解除冻结就会起诉等理由进行恐吓,逼迫受害人使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
买卖游戏账号装备诈骗:售卖游戏账号装备应认准官方交易平台,不要绕开现有正规平台监管进行私下交易。需要先行缴纳保证金等费用的都是诈骗;
游戏防沉迷解除诈骗:游戏防沉迷系统无法破解,凡是声称可以破解防沉迷系统的都是诈骗;
冒充公检法诈骗:诈骗分子先是邀请受害人加入所谓“明星粉丝群”,然后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称粉丝群“涉嫌泄露或侵犯明星隐私”,要对群内所有人进行查证,如不配合,将“被逮捕”“影响征信及学籍”,恐吓受害人使用父母手机进行转账;
冒充老师收费诈骗:凡是在班级群中以老师身份索要学费、班费引诱家长扫码转账的,要通过多种途径仔细核对对方身份,无法证实身份的都是诈骗;
虚假购物诈骗:凡是低价出售商品,不通过正规平台进行交易,直接转账而不发货的都是诈骗。
信中还介绍了“电诈工具人”常见的几种形式:
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和互联网账号等,并以此牟利;
使用自己或他人银行账户、第三方支付账户,为诈骗分子提供非法资金转移的“跑分”洗钱行为;
同时打开两部手机的扬声器,一部手机通过网络软件接通诈骗分子,另一部手机拨打指定电话,帮助诈骗分子完成电话转接;
诈骗分子招募兼职“话务员”,要求以固定话术剧本,冒充客服人员拨打指定电话,将受害人引流给诈骗分子;
诈骗分子招募兼职“采购员”,将涉诈资金转入“采购员”账户并要求取现,再以各种理由将购买的实物或现金取走;
用户通过非官方平台的慢充方式充值话费、电费,诈骗分子修改充值链接,将充值订单与涉诈充值订单进行替换,从而转移非法资金;
非法购买、使用VOIP、GOIP等虚拟拨号设备,为境外诈骗分子搭设通话转接通道;
传播虚假广告链接到微信群、朋友圈等,或是发送诈骗短信给指定电话,帮助诈骗分子引流诈骗;
诈骗分子以“帮助取现、日赚千元”为噱头招募人员,要求从指定银行账户取现转移到其他账户并以此获利;
利用在路边赠送小礼品的方式,吸引行人扫码或者拉人建群,帮助诈骗分子引流诈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